【香港雜記】 街頭小食系列 -- 咖哩魚蛋

販賣中的咖喱魚蛋。(圖:維基百科)
販賣中的咖喱魚蛋。(圖:維基百科)


對香港人來說,如果他們想起家鄉的味道,街頭小食肯定是「On List」的選項。香港的飲食文化與很多國家不同,香港沒有源遠流長的飲食文化歷史,更多是在19世紀開埠後,透過英國開發做貿易港口之後,促使不同國家的飲食文化匯聚到這個彈丸之地。尤其在經濟未起飛之前,普及作為工人階級的香港民眾更擅於取各國之長,再變出屬於香港回憶的特式飲食,例如先前提過的鐵板扒餐、茶餐廳特餐等。

說到街頭小食,我想絕大部香港人都很快會聯想起那像乒乓球般圓滾滾且充滿彈性、金黃色、充滿光澤亮麗的外表,澆上辛辣而香氣四溢咖哩,再以那纖幼長長的竹籤串起來,便是每個香港人從小吃到大的咖哩魚蛋。在2002年,《蘋果日報》曾報導指香港人每日吃掉55頓「魚蛋」,大概375 萬粒,數字是否真確不得而知,但港人對魚蛋的熱愛是有其原因的。

首先是價格親民,在筆者小時候一顆魚蛋大概是$0.8-1,通常買一串有5顆,在一些小吃店買得越多可以得到更多折扣。在我國小時,我曾經找到$15有30顆咖哩魚蛋的小吃店,於是有一段時間我都以魚蛋為早午餐,當然那裡魚蛋的味道和大小質普通的有段距離。然後,魚蛋可算是隨街可見,非常容易買到,在地鐵站出口附近、大大小小的小食店、車仔麵店、茶餐廳,甚至是便利店都可以見其蹤跡。在我小時候,每天放學第一件要做的事,就是與同學一起鬥快跑到常常光顧的便利店,「篤串魚蛋」當下午的點心。有些同學不能吃辣的,就點以高湯煮的清魚蛋,配以海鮮醬享用,一樣鮮美,有時老闆心情好,還會多送一顆給我們,小時候遇到這種禮遇會高興得回家與爸媽分享,視為「當天最開心的事」。

繼而,咖哩魚蛋味道濃郁可口,爽口彈牙,是性價比極高的小食,在上世紀50年代已有路邊熟食攤檔販賣。魚蛋最初是以便宜的「下欄」魚肉打成魚漿,加入更便宜的面粉以降低成本,和辛香可口的香料調味,將魚蛋煮熟後再以油炸,除了可以去除腥味,更可讓魚蛋表面形成一層爽口甘香的金黃的表皮,這就是大家時常見到的魚蛋的樣子。在英國殖民香港的時候,同樣被英國殖民的印度也有不少人跟英國人來到香港,因而把咖哩引入香港。後來有人把兩者合為一體,立即成為大眾的日常美食。

在我父母輩的那個年代,街頭小食是真的在「街頭」隨處可見,因為那時候有很多小販在街頭推著手推車,放上爐具就可以開店賣小吃。當時亦會有衛生署的人員驅趕,但由於那個年代香港人普遍都比較貧窮,小攤販算是其中一種自食其力的維生手法,而且可以照顧到低下階層的民眾,因此有時衛生署的人員都會對街頭小販「隻眼開隻眼閉」。聽我爸說,那時候有些地區在特定時間是「默許」擺攤的,於是民眾都會很有默契地定時定候到該地方等小販開檔,迅速準備剛好的現金,一手交錢一手拿已經串好的魚蛋,然後走到沒人群的地方停低享用。時至今日,這種「默許」小販擺攤的現象依然存在,每逢農曆新年前後,在全港多個花市附近都會有不少小販出來擺攤,而旺角的西洋菜街更是小販的集中區,基本上整條大街連附近的小巷都會堆滿小販,不少市民都會到現場回味以往真正的「街頭小食」的感覺,蹤使沒有光鮮亮麗的裝潢和空調,那種充滿人情味的感覺才是大家回味的。

作者》今晚打老虎  曾是香港上班族,目前來台重返校園讀書,對美食情有獨鍾,希望用文字記錄香港。

原始連結

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
九龍城將清拆 難忘年少滋味
港國安法黑手伸向台灣 媒體工作者竟遭指控
中共獨裁政體的必然 維穩支出比國防預算還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