飯後想吐、消化不良 可能是「胃輕癱」

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/台北報導

圖:有腸胃道疾病的人不論飯前或飯後,都可能出現症狀

一般人吃完飯後,大約在85分鐘,胃就會排空,把食物推到十二指腸。不過患有第二型糖尿病的43歲病友胡女士,由於糖尿病控制不佳,造成視網膜病變和腎臟功能嚴重受損,需要長期洗腎與胰島素治療。此外,病人長期高血糖造成支配胃蠕動的內臟自主神經受損, 2015年11月起出現長期飯後嘔吐、嚴重腹脹及乾嘔等症狀,二年多以來上述症狀越發嚴重,經胃核醫攝影,發現胃的排空半衰期竟然長達219分鐘且排空率只有14%,是一種難治性的「胃輕癱」。

由於病人對藥物治療反應不佳,且生活品質營養狀況每況愈下,亞東醫院肝膽胃腸科醫師鍾承軒,同時也是超音波內視鏡中心主任,決定為患者施作國內尚未發表過成功案例的「經口內視鏡 幽門肌肉切開術」。病人於今年六月經過一個小時左右的手術,術後第二天即開始由口進食,完全沒有術後不適或併發症發生,追蹤胃排空核醫攝影,病人的胃排空半衰期改善至156分鐘,手術後第四天就出院。術後迄今將近三個月,病人胃輕癱相關症狀已明顯改善,體重及食慾也增加了,終於可以恢復享受健康美食的生活。

什麼是「胃輕癱」?

健康的人吃東西之後,內臟自主神經系統會發號施令,來調節消化系統的肌肉做規律收縮,以順利將消化過的食物推入十二指腸進一步消化與吸收,「胃輕癱」就是指胃和十二指腸在沒有阻塞的狀況下,胃的排空收縮功能因為疾病而發生障礙,且伴隨胃的出口幽門括約肌痙攣收縮,以致於食物排空時間延長。臨床上胃輕癱會造成上腹脹痛、食慾降低、飯後噁心吐出半消化過的食物或嚴重乾嘔的症狀。

鍾承軒指出,胃輕癱成因常見的原因包括,外科手術後(迷走神經切除或受損、局部胃切除)、中樞神經疾病(多發性硬化症、腦中風、帕金森氏症)、內分泌疾病(甲狀腺功能障礙、糖尿病)、發炎性疾病(硬皮症、皮肌炎、紅斑性狼瘡)、藥物等等,常常造成病人無法進食而營養不良,需要長期靠靜脈注射營養補充。

鍾承軒說,胃輕癱盛行率約3%,診斷的方法除了病人有上述原因慢性疾病以外,可以利用胃部核醫攝影,以及上消化道鋇劑X光攝影來輔助診斷。糖尿病與胃輕癱的關係尤其不可輕忽,糖尿病患當中有30-50%會出現胃輕癱的症狀,可能跟糖尿病造成慢性自主神經病變或高血糖有關,所以控制血糖穩定不僅可以有效防止糖尿病惡化,對於避免胃輕癱也很重要。

胃輕癱在治療方針上,首先嘗試調整飲食內容物以及給予促腸胃蠕動藥物,然而有部分難治性的胃輕癱病人對於上述治療反應不佳,需要接受侵入性外科手術,在胃壁外層置放電極片刺激,或是胃幽門肌肉切開術,甚至需做胃繞道手術來加速胃的食物排空,近年來隨著內視鏡技術的發展與進步,許多需要外科處理的疾病,都有機會經口或肛門來做體表無傷口之微創治療。

鍾承軒強調,在胃輕癱的內視鏡治療上,也可以利用一般胃鏡經口做胃幽門肌肉切開術,來緩解胃出口幽門括約肌痙攣收縮造成胃排空受阻,根據醫學研究文獻報導,此技術治療胃輕癱的症狀緩解率可達70~80%,而併發症可能有胃穿孔出血或是腹膜炎的現象,其發生率低通常小於10%,亞東紀念醫院為了改善病人生活品質致力於微創手術治療許多疾病,也首創台灣利用「經口內視鏡幽門肌肉切開術(peroral endoscopic pyloromyotomy)」治療難治性胃輕癱的第一個成功案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