湯煮滾就能放隔夜?營養師示警「危險溫度」 安全保存法曝

許多婆婆媽媽怕家人肚子餓,總會煮一大鍋湯,就算吃不完,為了不浪費,也都會冰到冰箱保存,隔天繼續食用,不過營養師就提醒當心「危險溫度帶」,假如加熱不當,可能會孳生細菌,最後導致食物中毒的風險,要相當留意。

熱湯喝不完,隔日加熱繼續喝,小心保存不當孳生細菌。(示意圖/pixabay)
熱湯喝不完,隔日加熱繼續喝,小心保存不當孳生細菌。(示意圖/pixabay)

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粉專上分享,很多長輩認為,湯只要煮滾了就沒有細菌,因此可以放心的放隔夜,但其實有正確的煮湯保存方法。高敏敏指出,台灣因為氣溫高又潮濕,在加上溫差大,很容易因為保存不甚,導致食物中毒,因此她提醒,食物置於常溫,建議以2小時為限,而室溫高於32度,則縮短為1小時,才不會讓細菌快速孳生。

高敏敏分享一個簡單又安全保存熱湯的作法;首先,熱湯煮到沸騰後先蓋上鍋蓋,等到熱湯溫度降到「摸起來溫熱不燙手」,最後就能將食物放到冰箱冷藏保存,並且若能「密封或真空」,保存效果更佳。

食物若能密封或真空,保藏效果更佳。(示意圖/unsplash)
食物若能密封或真空,保藏效果更佳。(示意圖/unsplash)

高敏敏分析,其實食物的保存可以分成3個溫度區間,分別為高溫區、危險溫度帶、低溫區。高溫區為大於70°C,若要將食物復熱食用,那就需要將食物加熱超過70°C,殺菌效果是最好的。而危險溫度帶,如同名稱所言,假如食物長期處於7~60°C,那麼就容易使細菌快速繁殖,最後導致細菌毒素孳生,進而引發食物中毒。最後則是低溫區,為7°C以下,在這樣的溫度環境中,能抑制細菌增長,延長食物保存期限。

7~60°C是最容易孳生細菌的溫度帶。(圖/翻攝自高敏敏 臉書)
7~60°C是最容易孳生細菌的溫度帶。(圖/翻攝自高敏敏 臉書)

高敏敏表示,除了注意溫度以外,烹飪前後先洗手、選擇新鮮食材及乾淨水源、生熟食分開處理、不吃來路不明的食物,這些步驟都能夠減少食物中毒的機會,最後也提醒各位「煮婦」們,適量的準備每一餐,吃多少煮多少才是最安全的,也能減少食安的問題。

(封面示意圖/pixabay)

更多東森新聞報導
水電工10天沒大便 竟是「直腸被腫瘤壓扁」
直播主跟風吃生蝦 狂吐猛拉送急診…醫驚見血液充滿「細菌」
每天2杯啤酒「大腦老10年」 有基因缺陷喝酒更致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