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光輝》竹塹軼事——割台15年竟出現清廷「班師回朝」

林光輝》竹塹軼事——割台15年竟出現清廷「班師回朝」
林光輝》竹塹軼事——割台15年竟出現清廷「班師回朝」

【愛傳媒林光輝專欄】西元1909年、明治42年的三月七日,新竹城發生了一件怪事,嚇得當地警察個個臉色慘綠,街坊鄰里議論紛紛。

原來當天是「北郭園」鄭拱辰五十大壽,早在幾天前,報紙即登有「鄭肇基者。竹之富豪也。其財產為當地之冠。陰曆二月間。適其父拱辰。五十初度。肇基擬大開壽宇。藉表孝思。欲向台南聘大吉陛班。來竹開演…」鄭家做大壽消息早已傳開了。

「北郭園」始建於同治元年,歷時四年完工,為開台進士鄭用錫晚年養老而鳩工興建。〈北郭園記〉記載:「前後凡三、四層,堂廡十數間,鑿池通水,積石為山,樓亭花木,燦然畢備」,位於北門城外,人稱外公館;此園與西門城內,人稱內公館的林占梅「潛園」,為新竹兩大園林,皆小橋流水,亭台樓閣,極盡江南園林之美。

中午時分,「大吉陛班」即在百丈寬的廣場搭起了戲台,鑼鼓喧天,唱著忠孝節義的大戲。廣場邊緣架著無數燈綵。中部一帶仕紳陸續前來;一箱箱賀禮緊隨在後。屋內壽聯壽軸,繽紛滿堂,好不熱鬧!屋外早已擠滿附近民眾,或坐或立,伸長脖子看戲台上演唱「忠孝節義」。大堂內更是賀客盈門,恭喜聲不斷。此時前新竹縣知事櫻井勉,現新竹縣廳長小澤武憲,及其屬僚二十餘人,都穿著禮服,表情嚴肅,備著禮物應邀前來。

哪知才踏進門,只見眼前賓客盡著前朝的衣冠,頂戴、朝珠、補服全穿戴整齊,圍著一樣穿著前朝衣冠的壽星祝賀;差點沒喊出「萬歲!」那個場景,就像清廷「班師回朝」。一行日本官員,進也不是,退也不是,呈上禮物竟成了「進貢」,尷尬不已,愴惶離去。

事隔一個月,《台灣日日新報》四月10、11日,連著兩天登了三則報導(見照片,四月10日,五版),大意是:「台島改隸已閱十有五年,而台人猶好假清官之餘風。亦可見無實心謳歌我皇化」。報導「囊者本島人,間有赴清政府捐納者。自新竹北門外鄭某始。附近者已約四十名。而他廳之類似者尚不計焉。皆託台中阿罩霧林季商為之斡旋…徵諸警官之意。必將禁用其官服。固不待言。恐至有相當制裁焉。」云云。

怪事發生這麼久了,才發佈警告新聞,必定是經過深入調查。日本當局百思不解:為何皇化十五年了,還是「人心如古」「身在曹營心在漢」。抽絲剝繭後,認定了是替父籌辦壽宴的鄭肇基,與阿罩霧林家的林季商合謀這場「故國衣冠大戲」。

林季商(也被稱為林祖密),生卒年1878-1925,阿罩霧林家嫡傳第七代,父親林朝棟於劉銘傳撫台時有「抗法、平亂、撫墾」三大功。因父親的關係,與前朝遺老遺少均有密切往來。阿罩霧林家因林文察官拜水陸提督,一直是台灣首屈一指的官宦家族;之後,林朝棟輔佐劉銘傳推行新政,與台灣各大家族聯結成盤根錯結的關係。新竹「北郭園」家族,因負責新竹團練而與督辦中路營務撫墾事務的林朝棟關係匪淺。此次由林季商出面,藉著廣州水患,代理朝廷邀集台灣士子進行捐納活動,士子們自是趨之若鶩。日本以紳章獎勵仕紳,林季商以清朝品秩官銜攏絡仕紳。各取所需,也各異取趣。兩相衝突,令日本顏面無光。

台灣當時雖然版圖易色,但是一般習氣仍然不改,對於前清有功名的人,依然非常敬重。所以,有錢有勢的人,每有慶賀祭典,照例都要厚禮聘請科場中人,穿戴著紅帽黑靴,主持其事,以炫耀鄉里。再說,捐納制度從秦朝以來即有,往往是仕紳階級,除科舉、軍功之外,另一條為官之途。在國有天災兵禍,國家緊急缺糧缺餉時,朝廷會廣開捐納之門。雖說當時台灣已是日本殖民地,但是台灣人還是「人心思漢」,仍以能擁有祖國的頂戴、補服為榮。也因此,才有鄭家壽宴中的「前朝文武班師回朝」盛況。

林季商曾與清水蔡惠如,新竹鄭肇基等創立「台灣米穀公司」。林季商之姊林蘭芳嫁給蔡惠如的大伯蔡敏川,蔡惠如之姊蔡秋霞嫁給鄭肇基。三人有姻親關係,又係前朝遺少,對於異族入侵,同樣懷著敵愾同仇的憤懣。常聚集於「台灣米穀公司」所在地的「瑞軒」(林季商所建園林,後遭徵收闢成今台中公園),與抗日志士密切往來。

鄭肇基(1885-1937),曾和辜顯榮共營「昭和新報社」,年少氣盛時偶因意見不合,拿著手裡的烟桿朝著辜的頭上就砸。辜是引日軍入台北城的大功臣,鄭肇基總算吐了一口悶氣。任「偽滿州國外交總長」之前的謝介石,一度回台找鄭肇基籌款,鄭甩出兩張十元鈔票打發,令謝介石狼狽不堪,奪門而出。

蔡惠如(1881-1929),是清水「伯仲樓」蔡家少主,捨棄台中區長的名位,毅然前往大陸發展革命事業。1920年在東京成立了「新民會」,發行《台灣青年》雜誌,此雜誌為「台灣民報」的前身。1922年組織北京台灣青年會,1923年又組織上海台灣青年會,終身為抗日奔走兩岸。1925年林季商遇害於漳州,蔡任治喪委員會副主委,寫輓聯云:「慘死劇堪哀亂世,英雄誰護法;冤仇猶未復,半生知己祇傷心」。可見兩人惺惺相惜,共同為革命奮鬥的情誼。

一則前朝的舊聞,一段「台灣遺少」的陳年往事。他們處在混亂世局中,適時表現的氣節,也足堪讚嘆了。

作者林光輝為霧峰林家林季商之嫡孫

● 專欄文章,不代表i-Media 愛傳媒立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