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故鄉願景》菁桐礦區阿嬤 被遺忘的故事

提到新北市平溪區菁桐,大多人會先想到天燈,其實菁桐過去曾因礦業極盛一時,有「菁桐坑銀座」稱號,不難想像當時有多繁華,但隨著煤礦收坑、人口外移,社區迅速沒落。一群來自外地的年輕人,透過創意與專業,蒐集、轉譯逐漸被遺忘的礦區女性故事,並設計互動體驗遊戲,搭配營隊和小旅行,如今遊客多了,山城也漸漸活絡起來。

礦工太太撐起半邊天

走進菁桐社區發展協會可看到一群阿嬤們坐著閒話家常,一見有人來,總是立刻熱情打招呼,詢問訪客打哪兒來、中午要不要一起留下來吃飯,親和力滿滿。

在礦工家庭裡,男性因礦災或職業病倒下,女性扛家計的例子不少,地方上俗語「水流東,某養尪」即為寫照,但翻開礦業史,這群礦區女性的生命故事,卻鮮少被提及。

菁桐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程凱生不是在地人,當年因病來到志浩慈善基金會位於平溪的慈善園區維護花草,因菁桐缺乏「會電腦」的人才,2017年因緣際會下投入社區發展協會工作。

65歲以上人口占3成

程凱生說,平溪區65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30%以上,青壯人口外流,缺乏專案負責人,先前開發以女性故事為導覽主軸的「菁桐女路」,因故事量不足,程凱生2019年在新北市文化局補助與指導下,找來當時不到30歲、同樣來自志浩慈善基金會的林瑋揚一起投入,希望將阿嬤們的生命故事傳承下去。

林瑋揚說,當初他帶著2名還在念大學的實習生到社區,一開始根本不知如何與長者接觸、溝通,但到了中午,阿嬤們看到他們個個害羞杵在那,喊他們趕快來吃飯,更把飯碗裝得滿滿,就擔心他們吃不飽,阿嬤的熱情也讓彼此逐漸打開話匣子。

「每個阿嬤都是一部礦區活歷史!」林瑋揚說,對礦區女性來說,過往可能是永遠藏在心裡的傷痛,但阿嬤們應該是覺得他們3個年輕人就像自己孫子一樣「人畜無傷」,話匣子一開就停不下來;林瑋揚笑說,事前謹慎詳列的採訪大綱完全派不上用場。

遠從嘉義嫁來的阿嬤分享,當時媒人婆到家裡作媒說,「平溪的男人不用像種田的要看天吃飯,晴天賺錢、陰天也可以賺錢。」聽得許多少女心生嚮往,滿懷憧憬遠嫁來菁桐,才發現雖然媒人婆沒說謊,只是避重就輕,見到美夢背後的真實樣貌當場錯愕,但為時已晚,這一待就是一輩子。

銀髮帶路飽覽景點

林瑋揚等人彙整13位礦區女性的16篇人生故事,出版《編織菁桐的時代記憶》故事書,並與平溪導覽協會合作,將長者分享的生命故事融入社區小旅行,慢慢地人潮來了,很多阿嬤驚覺,自己認為丟臉、不可言說的過往,竟成了可以向年輕人炫耀的經歷。

去年疫情戶外活動減少,為讓更多人知道阿嬤們的故事,林瑋揚設計Gather Town「礦男的媳婦」線上互動式情境遊戲,搭配長者們口述音檔,藉著遊戲走訪菁桐各大景點,體驗阿嬤的人生。

書中主角之一、今年92歲的李周金阿嬤仍活力十足,雖稱自己「老甲袂扒癢」,但見到記者,也忍不住分享她過去在礦區工作的經驗。

李周金阿嬤說,菁桐現在只有礦坑、沒有工廠,孩子都已外出開枝散葉,以前在家就像「土地公」坐在那,現在人潮多了,還可以到社區跟年輕人「開講」兼運動、做手工花,「按呢真好!卡快活!」

林瑋揚笑說,希望將這群礦區阿嬤打造成為YouTuber ,讓阿嬤帶路,開箱阿嬤的生活、手路菜、北管樂團,預計今年10月舉辦實體活動,透過實境闖關遊戲,讓阿嬤擔任關主,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,建立阿嬤們主動對話的自信,也讓菁桐的傳統與文化得以傳承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