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藥知識推廣是提升中醫藥需求的根本

2019年12月31日通過「中醫藥發展法」,於此次立法中「提升國民中醫藥知識」為台灣未來中醫藥產業發展的重要工作之一。世新大學長期以來關注國家、社會的發展與民眾需求,與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主辦本次記者會,除呈現民眾意見外,會中也邀請中醫藥界的學者與專家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探討,藉此拋磚引玉讓民眾、學者專家與相關單位能共同為台灣的中醫藥發展盡一份心力。

一、民眾中醫藥素養知識>態度>行為,應進行中醫藥知識推廣進而提升態度與中醫藥使用,並建立國人安全與正確用藥觀念。

調查結果顯示,民眾在中醫藥知識得分最高(77分)依次為態度(74分)與行為(50分)。另,過去一年中醫就診經驗於知識、態度與行為達顯著水準,顯示過去一年有中醫就診經驗者於中醫藥的知識(78分)、態度(74分)及行為(54)皆高於無就診經驗者。故,應進行中醫藥知識推廣,進而提升民眾對中醫藥的態度與使用(圖1)。

二、八成的民眾有中醫看診經驗,年長者以中醫為主要就醫類型比例較高;中藥材使用以非疾病治療為主。不同族群的中醫藥行為略有差異。

八成的民眾過去一年有中醫看診經驗(圖2),八成二的民眾每年都會消費中醫藥(圖3),顯示台灣民眾對中醫藥具有一定的需求。在就醫類型部份,以中醫為主的是年長者(60歲以上) (13.9%)高於40-59歲(10.3%)高於20-39歲(6.8%),在中藥材使用原因部份,調理身體為首要原因,占27.0%,依次為治療疾病(22.8%)、節令進補(15.5%)、平日保養(12.6%)、延緩老化(7.9%)等。其中,調理身體之族群以女性、年輕者(20-39歲)比例較高;治療疾病以男性、年長者(60歲以上)比例較高。可知不同族群對於中醫藥需求與行為略有差異,建議依不同族群之需求擬定推廣策略。

三、民眾中醫藥資訊管道主要是親朋好友、網路和中醫師,八成四民眾支持中醫藥資訊平台之建置。

民眾中醫藥資訊管道取得前三名為親朋好友(30.6%)、網路(23.0%)與中醫師(12.2%);對於各資訊管道的信任度以中醫師(27.6%)、親朋好友(19.9%)與網路(9.7%)為前三名。可知,資訊的取得來源是以便利取得為主(如親朋好友或網路),對專業的資訊管道(如中醫師)信任度仍較高。建議可結合專業工作者與政府以建置具信任的中醫藥資訊平台。

四、七成六民眾贊成 提升台灣中草藥自給率,宜結合中草藥和保健植物產地,與學校、農會等單位進行中草藥的地方創生與行銷推廣。

七成六的民眾贊成提升台灣中草藥自給率,且七成五的民眾認為自產的中草藥令人感到更加安全,八成五的民眾會優先購買台灣栽種的中草藥,其中高屏澎及宜花東更超過九成以上。未來宜結合各地中草藥、保健植物產地、學校、農會等,推動提升台灣中草藥自給率推廣計畫,進行中草藥的地方創生與行銷推廣。

五、民眾認同中藥草可提高免疫力,減少武漢肺炎病毒的感染。宜進行中醫特色之預防醫學的推廣,以增進國人的健康。

六成七的民眾認同中草藥可提升免疫力,減少COVID-19的感染,其中以年齡越長者越相信中草藥可提升免疫力減少COVID-19的感染。宜進行中醫特色之預防醫學的推廣,以增進國人的健康。

最後,提升中醫藥需求的最根本方法為推廣中醫藥知識。擬透過提升台灣民眾中醫藥知識以增加中醫藥的態度及行為;於資訊管道部份,應建置便捷與具信任的中醫藥資訊平台;於中藥部份,鼓勵國人栽種安全的中草藥。為提升台灣民眾對中醫藥的使用,發展台灣中醫藥產業上述所言皆是刻不容緩的事情。

「台灣民眾中醫藥素養調查」係由世新大學知識經濟發展研究院執行,以電話訪問方式進行調查,調查時間為2020年10月19~27日,總計成功訪問全國1324位20歲以上民眾,在95%信心水準下,抽樣誤差為±2.69%。

圖一:民眾過去一年有無中醫就診經驗於中醫藥素養分析
圖二:過去一年民眾中醫就診累計百分比
圖三:過去民眾中醫藥消費頻率]